检索:
选择专题分论坛:
  • 不限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0分会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安全维护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2分会场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管理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3分会场生态系统元素循环与温室气体收支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4分会场城市生态环境演变与韧性城市建设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5分会场海洋和海岛生态学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6分会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7分会场生态系统监测、模拟与评估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8分会场生态健康和污染生态学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9分会场高原生态学和林火干扰生态效应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1分会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家公园保护体系建设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2分会场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与可持续发展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3分会场分子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孢子和种子生态学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4分会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生态功能提升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5分会场水生生态学和河湖生态复苏
  • 第二届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托举人才论坛
  •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第1分会场生态水文学和干旱区生态安全
  • 分会场01.“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
  • 分会场02. 海洋生态学研究前沿与可持续发展
  • 分会场03. 化学生态学应用与基础研究
  • 分会场04.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 分会场05.生态水文学理论与实践
  • 分会场06.生态旅游与高质量发展
  • 分会场07.产业生态学与碳达峰
  • 分会场08.区域生态综合研究
  • 分会场09.生态气象: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
  • 分会场10.高寒生态与人类适应
  • 分会场11.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 分会场12.人类生态学与城乡生态建设
  • 分会场13.生态系统服务与碳汇
  • 分会场14.城市及区域生态修复方法与技术集成
  • 分会场15.西南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 分会场16. 湿地恢复与功能提升
  • 分会场17.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生态工程理论与技术应用
  • 分会场18.污染生态过程及修复原理与实践
  • 分会场19.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互作与淡水生态系统健康
  • 分会场20. 碳中和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 分会场21.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
  • 分会场22.全球变化下森林生态系统:响应、适应与恢复
  • 分会场23.森林生态与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形成与维持机制
  • 分会场24.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与研究
  • 分会场25.流域过程与河湖生态复苏
  • 分会场26.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方法与实践
  • 分会场27.森林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功能
  • 分会场28.城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
  • 分会场29.理论生态学进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分会场30.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
  • 分会场31.微生物与土壤碳库稳定性
  • 分会场32.入侵地生态恢复的生物与环境机制
  • 分会场33.恢复的生物与环境机制
  • 分会场34.林火干扰的时空格局、驱动机制与生态响应
  • 分会场35.生态健康研究的新趋势与新方法
  • 分会场36.外控制实验与全球变化
  • 分会场38.生态系统遥感与碳中和
  • 分会场39.韧性城市建设与生态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 分会场40.生态模型与系统模拟
  • 分会场41.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联网观测与集成研究
  • 分会场42.生态组学与分子生态学
  • 分会场43.生态科普传播理论与实践
  • 分会场44.种子生态学-种子功能与生态系统
  • 分会场45.岩溶生态环境与碳中和
  • 分会场46.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
  • 分会场47.矿山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
  • 分会场48.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 分会场50.微生物生态及生态系统地上地下互作机制
选择日期:
  • 不限
  • 2022-08-26 [星期五]
  • 2022-08-27 [星期六]
  • 2022-08-28 [星期日]
  • 2022-08-29 [星期一]
选择会场:
  • 不限
  •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VIP厅
  • 7号楼 1层 宴会厅
  • 7号楼5层 会议室7
  • 7号楼5层 会议室6
  • 7号楼 3层 会议室5
  • 7号楼 3层 会议室2
  • 7号楼3层 会议室1
  • 7号楼 5层 会议室8
  • 7号楼 1层 多功能厅
  • 7号楼 1层 VIP厅
  •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1号厅
  •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2号厅
  •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3号厅
  •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5号厅
  •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6号厅
  •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7号厅
  •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8号厅
  •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9号厅
  • 7号楼 1层 会议室1
  • 7号楼 1层 会议室2
  • 7号楼 1层 会议室5
  • 7号楼 1层 会议室6
  • 7号楼 1层 会议室7
  • 7号楼 5层 会议室8
  • 8号楼 -1层 行政会议室

2022-08-26 星期五

7号楼5层 会议室7

13:30-15:5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7分会场生态系统监测、模拟与评估】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37 专题发言

滇东北山地温性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分布与影响因子

段江华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2 13:44-13:51 专题发言

罗霄山区1995-2015年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动态

刘艳 海南大学
3 13:51-13:58 专题发言

雌雄异株山桐子不同生长期根系形态及叶片养分差异研究

冯建 河南农业大学
4 13:58-14:05 专题发言

江西大岗山不同杉木种源叶功能性状与光合特征变异及其相关性

许庭毓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5 14:05-14:12 专题发言

基于InVEST模型的罗霄山区生境质量时空演变

郭珂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6 14:12-14:19 专题发言

核桃凋落物对豆禾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化感效应研究

何邦印 延安大学
7 14:19-14:26 专题发言

不同气孔行为的三种针叶树种叶片水平 光合作用与水分利用效率季节变化

王放 兰州大学
8 14:26-14:33 专题发言

水稻转录因子OsGRAS-32负调控水稻对褐飞虱的直接抗性

毛凯铭 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
9 14:33-14:40 专题发言

中国蒿属植物不同器官的化学元素含量和生物地球化学生态位

刘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0 14:40-14:47 专题发言

环境因子影响下温带阔叶树木质部形成和年轮结构过程建模

赵彬清 东北林业大学
11 14:47-14:54 专题发言

高山栎组植物潜在适生区动态分析与地理分异研究

王晓帆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12 14:54-15:01 专题发言

日尺度土壤水分预测及其对微生物和碳氮过程的影响

张姝姝 武汉大学水碳循环与碳中和研究所
13 15:01-15:08 专题发言

考虑适应过程的叶片呼吸新方案及其对全球碳通量模拟的影响

任扬航 清华大学
14 15:08-15:15 专题发言

基于情景分析的城市发展模拟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阿依努尔玉山江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5 15:15-15:22 专题发言

小麦的全球种植导致其分布范围和生态位发生了变化

杨汝静 大理大学
16 15:22-15:29 专题发言

油茶林林分改造对土壤真菌群落的生态功能的影响

谭智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7 15:36-15:43 专题发言

华北平原冬小麦田土壤胞外/胞内酶活性对长期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白家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18 15:43-15:50 专题发言

滇东北山地温性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分布与影响因子

段江华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15:57-18:24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7分会场生态系统监测、模拟与评估】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00:00-16:39 专题发言

模拟气候变暖对大熊猫主食竹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和竹子生长的影响

张栋耀 西华师范大学
2 15:57-16:04 专题发言

白龙屿海洋牧场放养中华鲟的潜在饵料资源及承载力估算

刘黄欣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3 16:04-16:11 专题发言

极端干旱对内蒙古草原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史亚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4 16:11-16:18 专题发言

凋落物添加和去除分别有利于早期植被更新过程中未成熟植物发育和幼苗建立

张潇月 福建师范大学
5 16:18-16:25 专题发言

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生境差异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郭鸿蓉 福建师范大学
6 16:25-16:32 专题发言

温带草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间关系对极端干旱的响应

王洪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7 16:46-16:53 专题发言

不同空间尺度群落稳定性随演替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

孟亚妮 华东师范大学
8 16:53-17:00 专题发言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对雪被变化的响应

杜婷 四川农业大学
9 17:00-17:07 专题发言

草甸草原优势植物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和氮添加的响应

胡嘉芯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0 17:07-17:14 专题发言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1990-2021年鄱阳湖冬季湿地变化及原因分析

漆思琴 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
11 17:14-17:21 专题发言

新疆生态系统服务尺度效应及功能分区研究

张雪莹 石河子大学
12 17:21-17:28 专题发言

森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聚类算法研究

李秀纹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13 17:28-17:35 专题发言

森林场景下的UAV与TLS 点云融合框架

陈俊华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14 17:35-17:42 专题发言

延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模拟对比研究

黄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5 17:49-17:56 专题发言

背包式激光雷达森林结构测量与定位的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解宇阳 北京大学
16 17:56-18:03 专题发言

GEOV3和MuSyQ植被覆盖度产品多尺度验证及不确定性分析——以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为例

黄仁杰 桂林理工大学
17 18:03-18:10 专题发言

千岛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朱志洪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18 18:10-18:17 专题发言

高分一号B/D影像特征与实测光谱在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中的估算

潘昱伶 宁夏大学
19 18:17-18:24 专题发言

近30年锡林郭勒盟灌丛化草地遥感监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吕晓青 西北大学

7号楼5层 会议室6

13:30-15:5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6分会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37 专题发言

喀斯特不同异质生境原位枯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

吴邦利 贵州大学
2 13:44-13:51 专题发言

模拟氮沉降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席颖青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13:58-14:05 专题发言

海拔约束下云南山区净初级生产力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闫文波 云南大学
4 14:05-14:12 专题发言

氮磷添加对不同年龄杉木林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任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5 14:12-14:19 专题发言

城市环境香樟光合特性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王雅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6 14:26-14:33 专题发言

穆棱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3个树种木质部解剖参数比较

柳荻 东北林业大学
7 14:33-14:40 专题发言

青海省西宁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

周鑫 青海大学
8 14:40-14:47 专题发言

高温对白及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黄苏豫 贵州大学
9 14:47-14:54 专题发言

热带喀斯特森林多花白头树木质部生长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刘亚男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10 14:54-15:01 专题发言

不同水热环境下叶片耐热性与光合能力的权衡关系研究

周莹莹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11 15:01-15:08 专题发言

基于树轮的树木内在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王凯 兰州大学
12 15:08-15:15 专题发言

干旱对三北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径向生长时空格局的影响

李继唐 北京大学
13 15:22-15:29 专题发言

温带森林反照率季节变化的生物控制因子及其与FAPAR的关系

李双天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4 15:29-15:36 专题发言

宁夏罗山不同林分凋落物微生物群落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赵晓玉 北方民族大学
15 15:36-15:43 专题发言

温带次生林主要树种幼苗对增温和降水减少的响应机制

苑俊风 华南植物园
15:57-18:1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6分会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东北主要6种乔木树干直径变化对水分条件的响应

王雪羽 东北林业大学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亚热带凋落物分解对模拟降水变化的响应∶胞外酶作用

兰素芯 四川农业大学
3 16:11-16:18 专题发言

3种桦木树干木质部导管特征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趋同与差异

白雨鑫 东北林业大学
4 16:18-16:25 专题发言

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叶片氮重吸收效率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调控机制

刘柏 东北师范大学
5 16:25-16:32 专题发言

模拟季节性干旱和热浪对亚热带针叶林生产力的影响

谢梦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6 16:32-16:39 专题发言

金佛山西坡气温与地温的垂直变化特征

龙宇潇 重庆大学
7 16:39-16:46 专题发言

大理河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秦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 16:46-16:53 专题发言

近60年孟印缅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研究

樊欣怡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9 16:53-17:00 专题发言

SIF卫星遥感产品对海南岛橡胶林GPP的估算适用性对比

安映荷 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10 17:00-17:07 专题发言

银杏春季展叶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空间差异研究

吴兆飞 北京师范大学
11 17:14-17:21 专题发言

湖泊丰富和稀有浮游细菌类群对气候变化的差异性响应

钟辉 南昌大学
12 17:21-17:28 专题发言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李家蔚 北京师范大学
13 17:28-17:35 专题发言

台风过程影响下的滨海湿地物理变量观测及湿地系统响应

李高如 上海海洋大学
14 17:35-17:42 专题发言

气候变化对开花-展叶时间间隔的影响

王姝心 北京师范大学
15 17:49-17:56 专题发言

水分和温度对6种温带森林群落凋落物产量长期动态的影响

马转转 东北林业大学
16 17:56-18:03 专题发言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与印度洋偶极子对热带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交互作用

阎然 南京大学

7号楼 3层 会议室5

13:30-15:43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5分会场海洋和海岛生态学】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37 专题发言

大规模浮筏式养殖设施水动力及其生态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钟威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2 13:37-13:44 专题发言

三亚鹿回头近岸礁区优势寄居蟹的摄食及生态功能探讨

周天成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3 13:44-13:51 专题发言

西北太平洋亲潮-黑潮交汇区浮游动物的粒径特征及其对仔鱼分布的影响

石越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4 13:51-13:58 专题发言

基于eDNA的海洋顶级捕食者生态网络拓扑属性时空模式识别

黄菲 中国地质大学
5 13:58-14:05 专题发言

北部湾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beta多样性及相关驱动因素

葛飞扬 中国农业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6 14:05-14:12 专题发言

首次发现南极鱼类(辐鳍鱼纲,鲈鱼目)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特征

章敏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7 14:12-14:19 专题发言

中国东海海域发现海蛾鱼新种(海龙目:海蛾鱼科)

张颖懿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8 14:19-14:26 专题发言

典型半封闭海湾生物治理模式研究——以宁波梅山湾为例

陈念熙 厦门大学
9 14:26-14:33 专题发言

全球海洋异养固氮菌分布及其控制因子

邵智博 厦门大学
10 14:33-14:40 专题发言

海洋束毛藻的光合和固氮作用不需要空间隔离

罗伟成 厦门大学
11 14:40-14:47 专题发言

海洋酸化条件下珊瑚共生虫黄藻系群特异性对应的内共生细菌调节方式

张涵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12 14:47-14:54 专题发言

海水淡化和氮营养盐加富对大亚湾海域浮游植物群体光合能力协同效应

王治钦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3 14:54-15:01 专题发言

生态养护型海洋牧场建设现状与发展——以浙江省为例

胡扬杰 浙江海洋大学
14 15:01-15:08 专题发言

大亚湾海域典型海藻光合特性及其对光环境变化的响应

万明月 南海海洋研究所
15 15:08-15:15 专题发言

瓯江口刀鲚生长异质性及死亡特征

李霞芳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16 15:15-15:22 专题发言

海洋渔业资源效果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丁伟康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17 15:22-15:29 专题发言

中国-东盟海域鲨鱼的保护优先区识别

丁丽可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15:57-17:21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5分会场海洋和海岛生态学】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基于GAM模型的曼氏无针乌贼栖息地偏向性研究

吴天 浙江海洋大学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柳珊瑚断枝移植的环境适宜性研究

赵瑞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3 16:11-16:18 专题发言

珠江口锋面对浮游植物群落的装配过程和网络稳定性的影响

丁翔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4 16:25-16:32 专题发言

不同虫黄藻系群对其共生珊瑚营养来源的影响

王啟芳 厦门大学
5 16:32-16:39 专题发言

海平面上升和土地利用驱动下雷州半岛红树林生境可持续性预测

梁姗姗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6 16:39-16:46 专题发言

厦门集美中国鲎育幼场春冬两季小型底栖动物研究初探

李春雪 集美大学
7 16:46-16:53 专题发言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和形态学技术的热带西太平洋浮游动物多样性与垂直分布研究

冯芸芝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
8 16:53-17:00 专题发言

基于最大熵模型模拟西印度洋剑鱼栖息地的时空分布

唐未 上海海洋大学
9 17:00-17:07 专题发言

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潜在分布特征的研究

崔莉娜 南京林业大学
10 17:07-17:14 专题发言

中街山列岛夏季食物网初步研究及主要生物潜在碳源分析

杨凡 浙江海洋大学
11 17:14-17:21 专题发言

中街山列岛三种恋礁性鱼类的营养生态位及潜在碳源分析

刘明智 浙江海洋大学

7号楼 3层 会议室2

13:30-15:5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4分会场城市生态环境演变与韧性城市建设】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7-13:44 专题发言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蓝绿空间构建质量评价——以上海滴水湖为例

焦香香 上海海洋大学
2 13:44-13:51 专题发言

哈尔滨市域生态网络结构优化分析

荣婧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13:58-14:05 专题发言

城市典型树木蒸腾降温特征及影响机制

刘欢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14:05-14:12 专题发言

2000-2037年长江口人类与自然耦合视角下鸟类生境时空格局

高美华 上海海洋大学
5 14:12-14:19 专题发言

基于雨岛效应与下垫面特征的城市暴雨风险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朱家蓠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6 14:19-14:26 专题发言

中国植被物候对城市化的响应

陈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7 14:26-14:33 专题发言

永定河流域植被质量时空演进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

李佳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 14:33-14:40 专题发言

城市绿地温度调节服务供需关系——以深圳市为例

李浩欣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9 14:40-14:47 专题发言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重庆都市区四山森林鸟兽多样性研究

罗敏 重庆大学
10 14:54-15:01 专题发言

基于GEE的郑州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李新钊 郑州大学
11 15:01-15:08 专题发言

城市绿视率空间分布特征与动态变化——以沈阳市为例

齐丽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2 15:08-15:15 专题发言

陆海统筹视角下市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空间分异特征——以宁德市为例

傅田琪 福建农林大学
13 15:22-15:29 专题发言

城市自生植物组成及多样性格局

胡四维 重庆大学
14 15:29-15:36 专题发言

城市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与臭氧相互作用及其机制

鲍歆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 15:36-15:43 专题发言

美国主要城市绿地资源与社会经济体系相互影响机制分析

刘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6 15:43-15:50 专题发言

珠三角城市群时空演变及景观格局响应特征研究

吴炯 上海交通大学
15:57-18:1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4分会场城市生态环境演变与韧性城市建设】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绿地立体景观指数的构建及应用启示

白余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中国主要城市的城市森林对大气PM2.5的削减量 及其占大气PM2.5总量比例研究

李家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 16:18-16:25 专题发言

快速城镇化地区“三生空间”格局动态演化及其生态系统响应——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刘小雪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4 16:25-16:32 专题发言

长江流域城市蔓延速度、效率、异质性、模式和趋势如何演化?——基于城市蔓延多维度指标的测度

杨文 重庆交通大学
5 16:32-16:39 专题发言

绿地暴露生理健康效益的阈值效应

姚希晗 复旦大学
6 16:39-16:46 专题发言

珠江三角洲城市林地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应

谭皓泽 广州大学
7 16:46-16:53 专题发言

气候变化背景下美国大中型城市植被不平等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

颜宇 中山大学
8 16:53-17:00 专题发言

城市化加强了残存森林中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组成的边缘效应

王子进 贵州大学
9 17:00-17:07 专题发言

武汉市三维景观扩展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邓湘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0 17:07-17:14 专题发言

基于土地覆被驱动的2000-2018年桂林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兰艳萍 桂林理工大学
11 17:14-17:21 专题发言

绿地生境格局及城市化水平共同影响林鸟群落稳定性

刘巷序 华东师范大学
12 17:28-17:35 专题发言

基于人为热排放和降温可达性的热相关健康风险中的环境正义问题探究——以上海市为例

曾鹏 华东师范大学
13 17:35-17:42 专题发言

基于改进数量与质量视角的生态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以大南昌都市圈为例

赵莉 东华理工大学
14 17:42-17:49 专题发言

城市交通绿化带的生态系统交通噪声削减服务价值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刘力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5 17:49-17:56 专题发言

基于InVEST—IUEMS模型的城市生境质量联合评估研究

王浩琪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6 17:56-18:03 专题发言

粤港澳大湾区城乡经济社会与生态耦合发展评价研究

吴大维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7 18:03-18:10 专题发言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的城市生态空间出让回报率分析——以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为例

廖慧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7号楼3层 会议室1

13:30-16:11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3分会场生态系统元素循环与温室气体收支】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7-13:44 专题发言

居民对绿潮治理的偏好及其决定因素:来自中国青岛的证据

孟文超 中国海洋大学
2 13:44-13:51 专题发言

生态系统功能对添加微塑料珠的充分响应

王警锋 山东大学
3 13:51-13:58 专题发言

喀斯特石漠化背景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对基岩裸露率的响应特征

郑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4 13:58-14:05 专题发言

菌根真菌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建模研究

管鑫 南京林业大学
5 14:05-14:12 专题发言

基于清原科尔塔群的东北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

朱苑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6 14:12-14:19 专题发言

大岗山林区森林碳汇研究进展

段玲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7 14:19-14:26 专题发言

张承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空间格局及流动

刘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8 14:26-14:33 专题发言

英国国家生态系统评估报告中林地草地碳汇评估的现状和对策

任丽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9 14:40-14:47 专题发言

近40年四川盆地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李艾雯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10 14:47-14:54 专题发言

四川盆地沱江流域不同耕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

李呈吉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11 15:01-15:08 专题发言

全球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固氮时空格局与驱动因素分析

秦小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2 15:08-15:15 专题发言

基于Biome-BGC模型的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研究

刘俊屹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13 15:15-15:22 专题发言

丛枝菌根真菌在氮沉降下对杉木林土壤温室气体的作用机制

郑翔 南京林业大学
14 15:22-15:29 专题发言

生物因子对稻田GPP和CH4的控制

朱婷婷 南京大学·
15 15:29-15:36 专题发言

气候变暖对中国滨海湿地CO2排放的促进作用强于降水

李姝臻 北京师范大学
16 15:43-15:50 专题发言

长期氮、磷添加对长白山哈泥泥炭地土壤碳库的影响及机制

汪思男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5:57-18:31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3分会场生态系统元素循环与温室气体收支】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泥炭沼泽土壤碳排放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组成驱动机制

李健炜 东北师范大学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河口生境变化对盐沼湿地土壤碳储存的影响研究

王栋 华东师范大学
3 16:11-16:18 专题发言

Different silicon forms and its ratios with N and P during dry and rainy seasons in the downstream of Min River, southeastern China

俞新慧 福建师范大学
4 16:18-16:25 专题发言

中国内陆淡水生态系统CO2排放特征的整合分析

周婷 重庆师范大学
5 16:25-16:32 专题发言

我国东北及西南林区林火干扰对森林植被碳库影响研究

张文艺 南京林业大学
6 16:39-16:46 专题发言

典型喀斯特小流域水体碳、氮的影响因素研究

时治宇 贵州民族大学
7 16:46-16:53 专题发言

草地土壤CO2固定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决定了碳固定速率沿降水梯度的变化

黄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 16:53-17:00 专题发言

3个园林绿化树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朱涛 贵州民族大学
9 17:00-17:07 专题发言

三峡库区消落带狗牙根-土壤系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空间分异特征

张媛媛 重庆师范大学
10 17:07-17:14 专题发言

中国温带草原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马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1 17:14-17:21 专题发言

通过表征微生物残体碳库改进土壤碳循环模型

樊宪磊 东北师范大学
12 17:21-17:28 专题发言

氮添加和凋落物去除对黔中喀斯特地区柳杉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汪東方 贵州民族大学
13 17:28-17:35 专题发言

亚热带山地森林源头溪流米槠凋落叶分解的水溶性碳氮磷动态

郑旭灵 福建师范大学
14 17:35-17:42 专题发言

基于 CiteSpace的土壤碳库研究现状及趋势

卿昭印 重庆师范大学
15 17:42-17:49 专题发言

喀斯特森林常见树种倒木分解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余力 贵州大学
16 17:49-17:56 专题发言

干旱荒漠区土壤和植物对土壤呼吸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空间变异

王金龙 新疆大学
17 17:56-18:03 专题发言

亚热带树种的根际效应对根、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曾小玥 浙江大学
18 18:03-18:10 专题发言

模拟干旱和氮沉降对亚热带毛竹林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

周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19 18:10-18:17 专题发言

亚热带2种人工林土壤可溶性碳组分动态及其对凋落叶输入的响应

张可欣 福建师范大学
20 18:17-18:24 专题发言

根际介导驱动竹林扩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包涛涛 浙江农林大学
21 18:24-18:31 专题发言

森林林窗减缓了高山森林冷杉凋落枝的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

吴傲淼 四川农业大学

7号楼 1层 多功能厅

13:30-15:5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第1分会场生态水文学和干旱区生态安全】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37 专题发言

治沟造地工程区地下土壤水文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蔺铭益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 13:37-13:44 专题发言

基于TRIPLEX-Flux模型与彭曼公式耦合估算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及蒸散发

孙淑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 13:44-13:51 专题发言

不同水分条件下黄土区三种典型植被幼苗的生理生态及水分利用效率响应研究

崔永生 福建农林大学
4 13:51-13:58 专题发言

基于降雨格局的砒砂岩区土壤侵蚀预报

朱锐鹏 北京林业大学
5 13:58-14:05 专题发言

土壤-表层岩溶带结构对喀斯特坡地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

张君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6 14:05-14:12 专题发言

喀斯特森林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净氮矿化与土壤水力特性的关系

冯娜 贵州大学
7 14:12-14:19 专题发言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降水分配效应

周家亮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8 14:19-14:26 专题发言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长江流域水源供给服务“供给-流-需求”路径模拟

邓诏 重庆交通大学
9 14:26-14:33 专题发言

喀斯特高原草海湖泊水陆交错带淹没程度增加加剧了磷限制

仇模升 贵州民族大学
10 14:47-14:54 专题发言

中国旱地的多维干旱特征及机制

胡影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1 14:54-15:01 专题发言

基于“三生空间”转型视角的天山北坡生态环境质量 时空格局及变化归因

曹宇 石河子大学
12 15:01-15:08 专题发言

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天山山体效应评估及空间分异

张明羽 石河子大学
15:50-15:57 | 休息
15:57-18:1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第1分会场生态水文学和干旱区生态安全】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绵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李晓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基于随机森林的汾河流域草地覆盖变化与驱动因子分析

张衡 太原师范学院
3 16:18-16:25 专题发言

不同材质植被毯覆盖对旱区露天煤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子寅 北方民族大学
4 16:25-16:32 专题发言

基于遥感影像的青海湖流域荒漠化监测研究

王思晴 兰州大学
5 16:32-16:39 专题发言

全球变暖背景下祁连山植被对干旱响应的地理(域)分异规律初探

马至敏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6 16:39-16:46 专题发言

乌鲁木齐市不同土壤污染等级下樟子松对重金属富集效能研究

杨公新 新疆农业大学
7 16:46-16:53 专题发言

元宝枫和杨树栓塞疲劳的季节变化及发生机制

马博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8 16:53-17:00 专题发言

白杨无性系叶片水力经济性状及栓塞脆弱性分割与生长的关系

黄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 17:00-17:07 专题发言

丛枝菌根真菌调控米槁幼苗在喀斯特地区干旱胁迫下的生长、水分状况、养分吸收以及土壤养分化学计量

肖雪峰 贵州大学林学院
10 17:21-17:28 专题发言

干旱内陆河流域植物群落构建过程及其关键驱动因素

王寅 北京林业大学
11 17:28-17:35 专题发言

干旱和湿润地区森林土壤氮动态对降水变化的差异响应

胡仪 福建师范大学
12 17:42-17:49 专题发言

柠条锦鸡儿萌蘖再生长过程中对干旱的适应性

聂争飞 兰州大学
13 17:49-17:56 专题发言

定量评估不同空间尺度下气候和植被类型变化对各水文要素的影响

许雅睿 南昌工程学院
14 17:56-18:03 专题发言

林下经济活动形成的森林小径对喀斯特森林土壤 水力性质和优先流动的影响

李瑶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7号楼 1层 VIP厅

13:30-15:4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2分会场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管理】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37 专题发言

生物质炭降低稻田土壤活性氮气体排放的潜力及机制研究

王爽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2 13:37-13:44 专题发言

农田景观格局对土壤有机碳空间预测的影响——以中国下辽河平原为例

刘晓晨 沈阳农业大学
3 13:44-13:51 专题发言

半导体矿物光催化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白银萍 西南科技大学
4 13:51-13:58 专题发言

黄土高原雨养农业粮食-碳-能量-水耦合关系研究

张丽 兰州大学
5 13:58-14:05 专题发言

玉米/豆科间作体系秸秆分解特征

苏日高格 中国农业大学
6 14:12-14:19 专题发言

间作对农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整合分析

尹晓童 中国农业大学
7 14:19-14:26 专题发言

玉米多品种混作提高生产力和生产力时间稳定性

苏叶 中国农业大学
8 14:26-14:33 专题发言

氮肥种类对盐碱稻田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微生物机制

王鑫壹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9 14:33-14:40 专题发言

盐城盐沼湿地的碳收支:区域尺度上的整合分析

周金戈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0 14:40-14:47 专题发言

基于随机森林的甲烷浓度估算

艾昕悦 南京林业大学
11 14:47-14:54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地区农业活动能-碳-水足迹耦合分析

于璐 北京师范大学
12 14:54-15:01 专题发言

新冠疫情期间各国居民消费碳足迹变化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夏月洁 广东工业大学
13 15:01-15:08 专题发言

社会经济转型新模式对中国CO2排放影响

邓梓君 广东工业大学
14 15:08-15:15 专题发言

广东省经济结构转型对协同减污降碳的影响

钟秋萌 广东工业大学
15 15:15-15:22 专题发言

生计资本框架下水稻生产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稻农为例

李慧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16 15:22-15:29 专题发言

2021-2060年京津冀电子废弃物产生量预测研究

王影 郑州大学
17 15:29-15:36 专题发言

基于“双碳”目标的中国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吕一铮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18 15:36-15:43 专题发言

喀斯特水生系统内源有机质稳定性研究

夏凡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9 15:43-15:50 专题发言

应用机器学习降尺度中国建筑能耗碳排放至1km2分辨率

赵卓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5:50-15:57 | 会间休息
15:57-18:38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2分会场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管理】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城市立体空间形态优化的碳中和贡献——基于城市功能区的精细测度研究

何焕野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东部高山森林的地上碳汇率:未来森林管理方案的影响

林阳 四川师范大学
3 16:11-16:18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食草家畜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影响研究

欧阳熙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16:18-16:25 专题发言

绿地紧凑形态的建筑能耗碳排放最优影响距离解析

季然然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5 16:32-16:39 专题发言

点碳成金,绿色赋能:我国橡胶林的碳汇功能及增汇潜力探析

赵智慧 海南大学
6 16:39-16:46 专题发言

我国碱性固体废弃物的碳汇核算研究

马铭婧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7 16:46-16:53 专题发言

滇东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调控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机制

沈琳钧 云南大学
8 16:53-17:00 专题发言

晴隆模式:中国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黄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9 17:07-17:14 专题发言

排水强烈削减泥炭地近600年来的碳封存量和稳定性

陈旭 东北师范大学
10 17:14-17:21 专题发言

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恢复中根系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杨轩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1 17:21-17:28 专题发言

林业活动对区域森林生物量碳源汇格局的影响——以南平市为例

郭学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12 17:28-17:35 专题发言

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稳定性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陈惺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3 17:35-17:42 专题发言

福建省碳超载时空格局演化及弱化路径

魏庭阳 福建师范大学
14 17:42-17:49 专题发言

中国海洋碳汇现状及潜力评估

刘畅 北京师范大学
15 17:49-17:56 专题发言

崇明岛碳储量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

陈珏 华东师范大学
16 17:56-18:03 专题发言

干扰系列东北次生林碳密度的自然恢复进程

蔺佳玮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17 18:17-18:24 专题发言

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研究综述

李昭铖 广州大学
18 18:24-18:31 专题发言

长期氮沉降使泥炭地成为氧化亚氮的汇

伊博力 东北师范大学
19 18:31-18:38 专题发言

互花米草入侵有利于中国实现碳中和吗?

张靖凡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1号厅

13:30-15:5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9分会场高原生态学和林火干扰生态效应】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37 专题发言

生态系统服务惠宜感知:来自横断山自然保护区的证据

刘雨晴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13:37-13:44 专题发言

中国西藏南部暖性松林的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马云飞 云南大学
3 13:44-13:51 专题发言

若尔盖不同生境植物多样性和种间竞争的关系

吴凯婷 西南林业大学
4 13:51-13:58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生长型角度

梁致远 云南大学
5 13:58-14:05 专题发言

毛竹-桫椤群丛种间关系与群落稳定性

杨熳 贵州大学
6 14:05-14:12 专题发言

基于点格局分析法的濒危桫椤种群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特征

袁冬梅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 14:12-14:19 专题发言

同域分布雪豹、金钱豹现状及种间关系研究:以青海玉树为例

李雪阳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8 14:19-14:26 专题发言

近40年青海高原生长季湿润指数时空变化的多尺度特征研究

杨妍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9 14:26-14:33 专题发言

青海省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

张庭康 中科院地理所
10 14:33-14:40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山体效应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高煜 石河子大学
11 14:40-14:47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长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刘佩霞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2 14:47-14:54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2000-2019年县级尺度牲畜结构时空变化

秦倩倩 北京林业大学
13 14:54-15:01 专题发言

基于生态演化最优性原理的高山植被叶面积指数模拟

朱子琪 清华大学
14 15:01-15:08 专题发言

藏东南色季拉两种林线过渡带及其不同生境小气候特征

陈文盛 西藏农牧学院
15 15:08-15:15 专题发言

季节性冻融对土壤团聚体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丁慧慧 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16 15:15-15:22 专题发言

地理环境对中国育龄期健康女性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参考值的影响

杨文婕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17 15:22-15:29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沼泽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延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8 15:29-15:36 专题发言

生态系统服务惠宜感知:来自横断山自然保护区的证据

刘雨晴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5:50-15:57 | 会间休息
15:57-17:56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9分会场高原生态学和林火干扰生态效应】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与山地发展策略研究

杨海江 兰州大学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定量贡献

周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 16:11-16:18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力空间特征及变化趋势

鄢玲艳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16:18-16:25 专题发言

气候变暖和干旱对青藏高原东部树木生长的影响

尹定财 兰州大学
5 16:32-16:39 专题发言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分布遥感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许聪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6 16:39-16:46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和地形因子的响应研究

冯梓浩 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
7 16:46-16:53 专题发言

种植模式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土壤团聚体及酶活性的影响

杨倩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8 17:00-17:07 专题发言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火灾发生概率模型预测

常畅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9 17:07-17:14 专题发言

云南松林计划烧除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付钇珊 西南林业大学
10 17:21-17:28 专题发言

不同火控制政策下森林可燃物处理对大兴安岭林火情势的影响

贺涵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1 17:28-17:35 专题发言

云南松林不同火烧强度对鸟类多样性影响的时间效应

高泰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12 17:42-17:49 专题发言

基于Landsat 8分析亚热带森林火烧烈度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

郭灵灵 江西师范大学
13 17:49-17:56 专题发言

中国“1987年大火”对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及驱动因素的影响

周庆 内蒙古农业大学
14 17:56-18:03 专题发言

油松人工林火烧迹地早期土壤入渗动态

秦倩倩 北京林业大学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2号厅

13:30-15:5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0分会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安全维护】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37 专题发言

黄河流域十大孔兑土地利用变化的侵蚀效应

池金洺 北京林业大学
2 13:37-13:44 专题发言

基于Landsat 8 TIRS数据的漓江流域冬季地表温度反演

倪春雨 桂林理工大学
3 13:44-13:51 专题发言

湖南省30+年地表水体时空演变的连续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冯帅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4 13:51-13:58 专题发言

三江源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青 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5 13:58-14:05 专题发言

亚热带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机制质量控制因素的转变

鲁建兵 南京林业大学
6 14:05-14:12 专题发言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评价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王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7 14:12-14:19 专题发言

基于城乡差异角度识别耕地细碎化与建设用地扩张的矛盾

周妍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 14:19-14:26 专题发言

鸟类视角:城市公园生态网络构建

杨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9 14:26-14:33 专题发言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典型喀斯特城市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耿华彩 贵州财经大学
10 14:33-14:40 专题发言

横断山南段保护分区的研究

林婧文 云南大学
11 14:40-14:47 专题发言

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中国喀斯特地区广西为例

杨艳萍 桂林理工大学
12 14:47-14:54 专题发言

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情景模拟与景观生态风险研究

王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5:50-15:57 | 会间休息
15:57-17:42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0分会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安全维护】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根系性状的可塑性和相异性促进了玉米/豆科体系的间作优势

杨浩 中国农业大学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互补效应增加间作体系氮素吸收的机制研究

邢毅 中国农业大学
3 16:11-16:18 专题发言

如何合理地类比生态学中的群落演替与人类社会的文明演绎

张德政 云南大学
4 16:18-16:25 专题发言

中国西南橡胶种植的生态系统服务与环境正义研究

谢佳衛 云南大学
5 16:25-16:32 专题发言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不同生态下自生植物多样性特征

李晓璐 北京林业大学
6 16:32-16:39 专题发言

中国西南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陈泓瑾 石河子大学
7 16:39-16:46 专题发言

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分析 ——以川西北地区为例

李亦可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8 16:46-16:53 专题发言

基于生态演化最优性的小麦产量模拟

乔圣超 清华大学
9 16:53-17:00 专题发言

区域环境因素对健康成年人IL-4参考值的响应

黄兆蓉 陕西师范大学
10 17:00-17:07 专题发言

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的喀斯特地区生态廊道构建——以湖南省宁远县为例

梁逸璇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11 17:07-17:14 专题发言

广东省县域乡村人口与耕地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分析

马佩芳 广州大学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12 17:14-17:21 专题发言

氮素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产量时间稳定性及土壤微生物共现网络的影响

刘晓丹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3 17:21-17:28 专题发言

太行山区典型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对农户生计的贡献

齐菲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14 17:28-17:35 专题发言

太行山区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丰 中科院遗传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3号厅

13:30-15:5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1分会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家公园保护体系建设】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51-13:58 专题发言

局地环境、地理气候和空间因子对中国东北浑太河流域鱼类分类学、功能和谱系β多样性的相对效应

吕媛媛 宁波大学
2 13:58-14:05 专题发言

辽宁省典型耕地系统景观特征对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多尺度影响

张宇飞 沈阳农业大学
3 14:05-14:12 专题发言

基于eDNA的汉江流域鱼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霍栩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 14:12-14:19 专题发言

耦合气候异质性区域的保护规划:山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保护

刘锋 云南大学
5 14:19-14:26 专题发言

繁殖投入对滨海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沿纬度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陈亚松 厦门大学
6 14:26-14:33 专题发言

预测外来鱼类食蚊鱼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

万朝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7 14:40-14:47 专题发言

入侵桉树跨环境梯度的叶片性状的研究

刘慧 江苏大学
8 14:47-14:54 专题发言

全球变化因子影响物种多样性抵御入侵能力的整合分析

李越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9 14:54-15:01 专题发言

多重影响导致长江流域大口黑鲈入侵风险呈增加趋势

方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10 15:01-15:08 专题发言

手机社交媒体对云南省农户管理外来入侵物种草地贪夜蛾的作用

陈东明 云南大学
11 15:08-15:15 专题发言

中缅边境山地道路系统外来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可入侵性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及风险预测优化

朱敏 云南大学
12 15:15-15:22 专题发言

紫茎泽兰在我国的生态位动态变化和地理分布格局

赵浩翔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3 15:22-15:29 专题发言

氮沉降增加气候变暖下三裂叶豚草入侵性

许可 沈阳农业大学
14 15:29-15:36 专题发言

广西内陆水域外来鱼类入侵风险分析

何佳洋 桂林理工大学
15 15:36-15:43 专题发言

恶性杂草豚草的环境适应促进其入侵

杨小凤 北京师范大学
16 15:43-15:50 专题发言

城市绿地微生境对绢毛匍匐委陵菜草本群落生态位特征的影响

王峥 北京林业大学
15:50-15:57 | 会间休息
15:57-18:24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1分会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家公园保护体系建设】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外来植物火炬树Rhus typhina 的土壤生物遗产的环境依赖性研究

许振伟 山东大学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植物多样性对群落可入侵性的影响与入侵植物的生活型有关

诸葛燕辉 鲁东大学
3 16:11-16:18 专题发言

不同温度下达尔文归化谜团的微宇宙实验验证

于文波 华东师范大学
4 16:18-16:25 专题发言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相关的胶孢炭疽遗传结构与多样性

曾召英 云南大学
5 16:25-16:32 专题发言

氮沉降增加和共进化历史影响入侵植物扩散过程中与本地种的竞争

张文刚 华东师范大学
6 16:32-16:39 专题发言

土壤异质性加强了入侵木本植物对同属本地植物的抑制

胡奕 山东大学
7 17:00-17:07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研究

黄萍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 17:07-17:14 专题发言

中国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评估

江南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9 17:14-17:21 专题发言

基于集成学习算法和ABM的大熊猫种群动态模拟

郭志强 云南大学
10 17:21-17:28 专题发言

全球边境保护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张田田 复旦大学
11 17:28-17:35 专题发言

观音岽自然保护区植物生境生态敏感性分析

李芮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2 17:35-17:42 专题发言

AM真菌在种内种间竞争条件下对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

申开平 贵州大学
13 17:42-17:49 专题发言

矿区和非矿区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及植物多样性分析

刘锦辉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14 17:49-17:56 专题发言

长江口横沙东滩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胜楠 华东师范大学
15 17:56-18:03 专题发言

西鄂尔多斯珍稀濒危植物四合木种群点格局分析

张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16 18:03-18:10 专题发言

空间因子在构建溪流大型底栖动物多维度β多样性的贡献大于局地环境和气候因子

刘国豪 宁波大学
17 18:10-18:17 专题发言

融入植被结构因子的城市公园生境制图与生境质量评价——以宜昌市滨江公园为例

赵聪聪 东北林业大学
18 18:17-18:24 专题发言

农田边界对相邻耕地内地表节肢动物功能群生态网络特征的影响

王楚翘 沈阳农业大学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5号厅

13:30-15:5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2分会场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与可持续发展】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37 专题发言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潜在分布区域识别——以传统枣类种质资源为例

白云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13:37-13:44 专题发言

冲突还是共存?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与传统茶业发展的协同作用

王博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13:51-13:58 专题发言

富Ca香菇菌渣基生物炭对含磷废水处理性能的研究

秦坤 贵州民族大学
4 13:58-14:05 专题发言

洱海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及其相互关系

王钰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云南农业大学
5 14:12-14:19 专题发言

森林游憩空间中影响视觉行为和满意偏好的心理认知要因

高宇 沈阳农业大学
6 14:19-14:26 专题发言

乡村旅游地农户亲环境采纳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典 江西农业大学
7 14:33-14:40 专题发言

基于TCM-CB和CVM的海洋生态修复公众福利影响研究

王楚薇 中国海洋大学
8 14:40-14:47 专题发言

旅游者感知价值、社会责任意识与低碳消费行为意向机理研究

李鸿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9 14:47-14:54 专题发言

通过冲淤管理稳定多沙冲积河流——以黄河下游摇摆河段为例

伍锡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0 14:54-15:01 专题发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陷阱动态与驱动机制

王壮壮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1 15:08-15:15 专题发言

基于扎根理论和热点分析的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新婷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12 15:15-15:22 专题发言

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可达性及规模效应研究

郭辰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3 15:22-15:29 专题发言

城市社会和生态设施及其耦合关系的空间分异特征

靖传宝 云南大学
14 15:29-15:36 专题发言

基于居民行为能耗大数据挖掘的个人行为的贡献研究

张芮铭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5 15:36-15:43 专题发言

基于社会总体偏差和同伴效应修正的海洋生态修复偏好研究

赵吉阳 中国海洋大学
16 15:43-15:50 专题发言

水流动视角下的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耦合过程

王一达 北京师范大学
15:50-15:57 | 会间休息
15:57-17:28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2分会场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与可持续发展】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应考虑阈值效应和供需比

吴俊 江西农业大学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草原奖补政策是否可以实现双赢——以内蒙古达茂旗为例

周婷 浙江大学
3 16:18-16:25 专题发言

基于旅行费用区间法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以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罗紫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4 16:25-16:32 专题发言

中国“两山”试点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及其景观因子分析研究

黄钟德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5 16:39-16:46 专题发言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区生态环境时空演变趋势及驱动力分析

汤雯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6 16:46-16:53 专题发言

湿地公园“生态—审美冲突”的识别与表征——以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为例

费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 16:53-17:00 专题发言

社会资本与亲环境行为—基于环境认知的中介效应

李亚兰 中国海洋大学
8 17:00-17:07 专题发言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与城镇化关联性研究

解文艳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9 17:14-17:21 专题发言

基于GIS的漓江流域阳朔段森林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与森林生态旅游规划

董淑龙 广西师范大学
10 17:21-17:28 专题发言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浏阳河流域农业用水稀缺评估

严宇男 湖北大学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6号厅

13:30-15:5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3分会场分子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孢子和种子生态学】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37 专题发言

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植物榄李属潮间带适应和分化的基因组机制

谢卫 中山大学
2 13:58-14:05 专题发言

三种鲑鳟鱼类Na+/K+-ATPase α亚基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盐度响应表达分析

苏越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
3 14:05-14:12 专题发言

木麻黄响应干旱胁迫的转录组及代谢组分析

张世柯 华南植物园
4 14:12-14:19 专题发言

蛹虫草内菌核中核心微生物的潜在功能及群落组装

罗力 贵州大学
5 14:19-14:26 专题发言

贡嘎山典型表碛覆盖型冰川表面细菌和真菌群落的不同构建和共发生模式

胡扬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6 14:26-14:33 专题发言

苦荞麦 (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TCP基因家族的系统分析及表达模式揭示了FtTCP15和FtTCP18对非生物胁迫的潜在作用

杨名方 贵州大学
7 14:33-14:40 专题发言

昭通野生天麻早期共生真菌群落的新证据

李东 云南大学
8 14:40-14:47 专题发言

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在三刺鱼平行进化中的作用

罗嫚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复旦大学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
9 14:54-15:01 专题发言

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细菌和真菌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贡献的影响不同

于颖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0 15:01-15:08 专题发言

特化种对城市附近农用地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及功能的相对重要性

任玉连 贵州大学
11 15:08-15:15 专题发言

宁夏草地土壤有机碳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丁金梅 宁夏大学
12 15:15-15:22 专题发言

生物炭在升温条件下影响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固碳潜力

黄世豪 安徽农业大学
13 15:22-15:29 专题发言

罗浮栲林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对短期氮添加的响应

戴辉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4 15:29-15:36 专题发言

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碳氮组分对长期氮输入的响应

李孟婷 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5 15:36-15:43 专题发言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与土壤酶活性关系

汪子微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6 15:43-15:50 专题发言

雌雄异株山桐子根际微生物群落差异分析

张涛 河南农业大学
15:50-15:57 | 会间休息
15:57-18:24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3分会场分子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孢子和种子生态学】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的动态变化

石珂 南京林业大学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和次生林中微生物残体碳与土壤有机质组分的联系

陈晓琳 福建师范大学
3 16:18-16:25 专题发言

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土壤微生物主要功能基因的变化导致C、N限制

种玉洁 湖北大学
4 16:25-16:32 专题发言

氮添加对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吴凡 南京林业大学
5 16:32-16:39 专题发言

根际微生物对米槁果实品质塑造的影响: 从纯培养,扩增子到宏基因组测序

陈敬忠 贵州大学
6 16:39-16:46 专题发言

干旱的底层土中细菌残体贡献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而潮湿的表土层中真菌残体贡献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

李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 16:46-16:53 专题发言

不同风化时间石灰岩岩皮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潜在的功能基因变化

陈进 贵州大学
8 16:53-17:00 专题发言

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水分含量共同调控温带森林不同季节土壤呼吸空间变异

张梦旭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9 17:00-17:07 专题发言

不同林龄杉木土壤氮转化过程及其与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关联

詹庆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0 17:07-17:14 专题发言

古近纪陆相湖盆极端气候下的植被演化特征:以中国东北部抚顺盆地孢粉数据为例

王灼 吉林大学
11 17:14-17:21 专题发言

外源微生物对沙地苔藓结皮种源扩繁与培育恢复的作用机理

田畅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2 17:21-17:28 专题发言

模拟野外自然春化时间和环境温度变化对不同纬度互花米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吴福佳 厦门大学
13 17:28-17:35 专题发言

贮藏环境对盐沼植物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于振林 华东师范大学
14 17:35-17:42 专题发言

五种石栎的扩散前种子捕食

李星月 云南大学
15 17:42-17:49 专题发言

长白山地泥炭藓孢子萌发力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张嘉琪 东北师范大学
16 17:49-17:56 专题发言

长白山泥炭地16种植物种子的休眠特性

王建毅 东北师范大学
17 17:56-18:03 专题发言

白刺属植物种子休眠特性及萌发抗逆性特征研究

杨怡然 兰州大学
18 18:03-18:10 专题发言

植被结构对种子二次风力传播过程的影响

田亮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9 18:10-18:17 专题发言

下垫面基质类型对种子二次风力传播过程的影响

宗璐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 18:17-18:24 专题发言

干湿循环降低了6种泥炭地苔藓孢子的萌发力与活力

范贝贝 东北师范大学

国际会议中心 1层 7号厅

13:30-15:50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4分会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生态功能提升】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37 专题发言

大九湖湿地生态地质环境剖面调查与生态恢复

阎惠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13:37-13:44 专题发言

滨海盐碱地地植物碱蓬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实验研究

陈霆宇 上海海洋大学
3 13:44-13:51 专题发言

基于水相关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投资支持的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空间配置

韩宇 北京师范大学
4 13:51-13:58 专题发言

底质与水淹时长对鄱阳湖湿地植物分布与生长的影响

李洁 南昌大学
5 13:58-14:05 专题发言

耦合SolVES模型与游客感知的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转移价值模拟

冉卜文 重庆交通大学
6 14:05-14:12 专题发言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刘奕雯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7 14:12-14:19 专题发言

昆嵛山常见林型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胡芯瑜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 14:19-14:26 专题发言

亚热带退化森林的人工恢复通过影响土壤团聚体胶结物质而增加了团聚体稳定性

蔡琳 湖北大学
9 14:26-14:33 专题发言

探讨地上-地下系统发育多样性在三个维度上的关系

卢晓蓉 华东师范大学
10 14:33-14:40 专题发言

亚热带森林细根功能性状对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大于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

盘金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1 14:40-14:47 专题发言

土壤真菌群落在暖温带森林次生演替中的变化及其潜在驱动作用

耿欣泽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2 14:47-14:54 专题发言

松科植物外生菌根真菌群落对异质磷素偏好性和功能特性研究

林先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3 14:54-15:01 专题发言

不同松树苗在不同N沉降水平下对外生菌根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唐盼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4 15:01-15:08 专题发言

不同油茶-牧草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王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5 15:08-15:15 专题发言

基于土壤养分资源轴的森林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研究——以FAST周边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例

张婷 贵州民族大学
16 15:15-15:22 专题发言

氮磷添加对不同菌根类型针叶树种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

吴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7 15:22-15:29 专题发言

喀斯特不同恢复阶段植物功能性状及其环境因子影响研究

王阳 贵州大学
18 15:36-15:43 专题发言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的生态分区识别与优化策略——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为例

乔斌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19 15:43-15:50 专题发言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进展、方法和展望

刘清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
15:50-15:57 | 会间休息
15:57-17:42 | 学术报告信息 【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 第14分会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生态功能提升】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57-16:04 专题发言

基于不同气候情景的区域土地利用模拟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评估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孙琳 复旦大学
2 16:04-16:11 专题发言

基于房价变化的城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货币化评估

陈钰 北京师范大学
3 16:11-16:18 专题发言

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特征研究

蔡英楠 首都师范大学
4 16:18-16:25 专题发言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对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错配的影响

刘华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5 16:25-16:32 专题发言

福州市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研究

牛乐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6 16:32-16:39 专题发言

亚热带森林转换对森林降水分配及其盐基离子通量的影响

徐巧翠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7 16:39-16:46 专题发言

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耦合关系模拟

苏湘媛 重庆交通大学
8 16:46-16:53 专题发言

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流定量化评估